Search


※ 2015.12.28 《每日電訊報》教育版 Javier Espinoza ※
  • Share this:


※ 2015.12.28 《每日電訊報》教育版 Javier Espinoza ※
校園過度標榜政治正確,扼殺言論自由

一群學者警告,英國的大學院校近來變得太過政治正確,任何可能造成不快的人事物,動輙遭到取諦、禁止,扼殺言論自由。

他們表示,一整代的學生將因此無法對不同觀點進行思辨、想法不能得到被挑戰的機會。種種自我審查,已經把校園變成消毒過度的「安全空間」。

此番言論,正逢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(Oriel College)考慮移除校友、捐款人塞西爾‧羅德斯(Cecil Rhodes)的雕像,因為他被認為是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始作俑者。

奧里爾學院表示,羅德斯的雕像,出現在他出錢興建的建築物正面立面,這與牛津作為現代大學的價值觀扞格不入。然而,奧里爾學院若要拆除雕像,必須獲得英格蘭歷史與文化建築保存委員會(Historic England)的批准,後者認為該雕像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。

坎特伯里大學社會系教授符瑞迪(Frank Furedi)率領一群學者投書《每日電訊報》表示:羅德斯的雕像,不過是近來在英國校園遭到禁止的人物與物品之一,此黑名單「越來越長、不斷增加」,包括流行歌曲、墨西哥大草帽(sombreros)以及無神論者。

他們表示:英國校園近來的發展趨勢,令人深感憂心,「前所未見地」扼殺言論自由,因為幾乎沒有什麼事情不受到學生的審查。

英國各大專院校愈來愈把學生視為付錢的消費者,所以不敢反對「少數講話大聲」的學運份子——這些學生陳情校方,想要禁止各種人事物出現在校園,從《太陽報》到歷史學者大衛‧史達基(David Starkey)等等不一而足。

信中表示:「少有學者挑戰學生提出來的禁止名單。我們呼籲更多學者站出來,因為限制自由思考的文化,只會造成自我審查,造成大家愈來愈不敢自由表達意見,以免遭到錯誤的解讀。這樣一來,只會摧毀民主制度的基礎。」

「一個開放與民主的社會,需要其中的人勇敢出言反對他們不贊成的想法。目前,校方一味屈服學生的要求,只是否認學生思考與辯論的機會。」

他們呼籲各校校長對學生所做的審查,採取更強烈的反對立場,學者們表示:「因為別人的觀點與自己相反,就覺得受到傷害的學生,也許尚未準備好在大學裡面唸書。」

近月以來,英國許多院校的學生,已經成功地禁止、取消、或挑戰一大批演講者以及物品,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人事物傷害他們的感情。參與學者投書簽名人之一的瑪莉安‧那梅茲(Maryam Namazie),是一位著名的人權鬥士,本來被華威克大學(Warwick University)禁止演講,因為她是一位無神論者,學生會害怕她的講話會煽動穆斯林學生的仇恨。最後,她還是成功地在華威克發表了演說。

今年九月,東英吉利大學(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)禁止學生戴一家墨西哥餐館贈送的免費草帽,因為學生會認為非墨西哥人的學生戴著寬邊帽子,可能有種族歧視的嫌疑。

牛津大學則取消了一場有關墮胎的辯論,因為女學生抱怨評審裡面有「沒有子宮的人」——也就是男人——她們覺得可能被冒犯。

卡地夫大學的學生會,則試圖禁止女性主義者吉曼‧格利爾(Germaine Greer)來學校演講,因為她曾經寫過,一個被去勢的男子不會表現得像女子,這種說法被學生認為冒犯了跨性別者。

塞西爾‧羅德斯出生地的保守黨國會議員普利斯克(Mark Prisk)表示:「想要禁止別人的意見與看法,顯得心胸狹隘,即使我們認為別人的看法極為可惡,也不能消滅別人確實有這種看法的事實。」

諷刺的是,帶頭主張移除牛津羅德斯塑像的南非學生,就是因為受益於羅德斯獎金,才能就讀牛津大學。恩投科左‧屈瓦貝(Ntokozo Qwabe)是八千位曾經獲得羅德斯奬學金的外國學生之一,他在英國的學費與吃住都由羅德斯信託所支付。羅德斯信託(Rhodes Trust)是塞西爾‧羅德斯在遺囑中交待成立的。

《每日電訊報》上個月曾經報導,哈佛的學生一度要求課堂不要講授強暴法,因為可能有學生是性侵害的受害者。歐巴馬總統表示,小心翼翼避免學生受傷害,是「溺愛」,不是「學習之道」。

參與投書《每日電訊報》的學者,包括雪菲爾德大學教育系教授凱瑟琳‧艾柯史東(Kathryn Ecclestone)、白金漢大學教育就業研究中心的艾藍‧史密哲斯(Alan Smithers)以及利物浦大學的歷史講師雪若‧哈德森博士(Cheryl Hudson)等人。

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…/Politically-correct-universiti…

圖為開普敦大學在學生的請願之下,移除了羅德斯的塑像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觀念不只是認同表態,也是價值的確立,理性分析的抉擇:透過資訊瞭解世界,我們追尋觀念的理路,試圖描繪知性的座標。
View all posts